肉蔻和草果区别
1、草果和肉蔻的形状不同,草果的形状是长椭圆形,而肉蔻是椭圆形的,表面是灰色或是灰黄色,果实的表面还有纹路。
2、两者味道不同,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而肉蔻在炖肉的时候可以去除异味、增加香味。两者产地也不同。
白蔻和草蔻哪个好用
豆蔻香料之中,像是草蔻、白蔻和肉蔻,这三种豆蔻在许多配方之中,经常会看到同时出现,于是不少刚接触香料不久的朋友便有这样一个疑惑,三种共用的时候,用量上应该如何侧重呢?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的。
鸡、鹅、较为嫩滑的牛肉、较为嫩滑的猪肉
对于这种类型食材时,白蔻的用量可以最多,草蔻比白蔻略少,而肉蔻的用量则是三种中最少。因为这类食材本身的鲜度可以,质地嫩滑也比较合适营造香气层次,所以白蔻最多,肉蔻用量最少,草蔻居中。具体用上可以参考最少用量的香料,例如常见的丁香用了0.5克,那么肉蔻便可以1克,草蔻用2克,白蔻用3克(用量上比较保守,主要考虑新手操作时变通的不足。)
对于这类食材时,肉蔻的用量应该是三种之中最大的,草蔻用量第二,而白蔻用量最少。这类食材它们本身的鲜度一般较弱,使用肉蔻的量多些,可以补足一些鲜度,同时改善一些它们的软糯度,草蔻用于第二位是为了配合肉蔻,草蔻身上也有改善肉质的效果,这样两者合力则可以较好地规避这类食材的一些不足。具体用量可参考上面说的方式。
对于这类的食材,白蔻的用量应该最大,肉蔻为第二,而草蔻应该最少。因为白蔻不仅有增强香味层次的效果,同时它还有不错的去异味效果,而这类食材异味往往较重,所以白蔻用量最大可以补足一些去异味的功效。这类的食材一般会使用草果,草果和草蔻有相互增益的效果,所以草蔻的用量应该最少。
陈皮与草果的区别
1、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2、草果(学名:Amommumtsao-koCrevostetLemarie,别名:草果仁),姜目姜科豆蔻属植物。该类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
3、草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全株有辛香气;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干膜质,两面光滑无毛;穗状花序不分枝,花冠红色,蒴果密生,熟时红色,种子多角形,浓郁香味,4-6月开花,9-12月结果。其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热、怕旱、怕霜冻,适宜在树木稀疏(透光度约40%)环境生长。
香料豆蔻的鉴别方法
1、豆蔻即白豆蔻,它与草豆蔻、肉豆蔻均为烹饪中常见的香辛料,由于三者均带有“豆蔻”二字,因此很容易被人们误解。
2、白豆蔻,又名豆蔻、白蔻仁、白蔻、蔻米等,为姜科植物圆豆蔻的干燥果实。白豆蔻外形呈圆球形,具有不显著的钝三棱,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果皮为木质且脆,易纵向裂开,内壁色淡而微有光泽,种子有二三十粒。白豆蔻气味苦香、味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
3、草豆蔻,又称漏蔻、草蔻、草蔻仁、飞雷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种子团,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草豆蔻外形为长圆形或扁圆形的种子团,顶端尖,基部略呈三角形,表面呈灰棕色,质坚硬,如将其破开,断面色白,如蜡质。草豆蔻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也有人认为草豆蔻就是草果,这是不正确的。草果果大,色黑油亮,外壳较硬,内有细籽,又名草果仁、草果子,它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4、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俗称肉蔻,它是肉豆蔻科常绿乔木的果仁,这种果仁是将果实收获后,先剥取肉豆蔻衣(肉豆蔻衣同样为较常见的香辛料),压碎硬壳后取仁,置于石灰水中浸渍,然后干燥而得。肉豆蔻外形呈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整体有分歧顺纹,皱纹外多挂白霜,质坚硬不易碎,破开后有棕黄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肉豆蔻可直接用于制卤水,也可去脂后加工成粉末使用。
草果和肉蔻区别
草果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肉豆蔻种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至3.5厘米,宽1.5至2.5厘米;表面灰绿色或暗棕色,有网状沟纹,两端间有明显纵沟,质坚硬,碎断面可见大理石纹理;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内藏小形干缩的胚,子叶卷进曲,表面呈灰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