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猪肉的研究背景(酱卤猪蹄的做法及配料)

一、酱牛肉和卤猪肉都有卖,为何没有酱卤羊肉的

1、经常吃熟食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卤肉店当中经常售卖酱牛肉,卤猪肉,但却没有酱卤羊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们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大多都会先根据食材,最适合的烹饪方式,来制作美食。而且羊肉的出肉率,是非常低的,并且会缩水。一般情况下,一斤羊肉,烹饪之后,大概只剩4两左右。所以羊肉,非常不适合酱卤。而且大多数人吃羊肉,只是为了吃一个鲜,如果要做酱卤羊肉的话,就会添加过多的调料,这样也吃不到羊肉的原汁原味。

2、在生活当中,适量的吃一些羊肉,对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冬天适量的吃些羊肉,不仅能够暖身,还能够暖胃。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适当的吃一些羊肉,就能够有效的去除体内的湿气。但是人们在吃羊肉的时候,大多都吃的是羊肉汤或者烤羊排,吃不到酱卤羊肉。首先羊肉在烹饪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缩水的情况。

3、而且如果做成酱卤羊肉的形式,就会加入过多的调味品,影响到羊肉的营养物质。而且羊肉膻味比较重,脂肪含量要比牛肉高的多。所以大多数人吃羊肉的时候,都会选择做羊汤或者用水煮熟之后,蘸酱料吃,这样也会,吃出羊肉的鲜美感。如果做成酱卤羊肉的样子,那么所加的调味品,就会将羊肉当中的鲜味,完全的掩盖住,就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可言。而且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已经养成吃羊肉,就选择烤,炖,熬等方式。

4、并且做羊肉的时候,所选用的食材越少越好。而且如果再放调料,搭配不当的话,很可能会让羊肉变得怪异。所以在市场上,看不到酱卤羊肉的食物。众所周知,羊肉属于温补的食材,而且酱卤食物,所选用的调味品,大多都是中草药。如果使用不当,让二者中和一起,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很可能会让人们吃完以后,出现不适的情况,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

二、酱卤肉的国家标准是怎么样的具体内容

酱卤肉的国家标准是: GB/T23586-2009酱卤肉制品酱卤肉制品。

1、GB 4789.2-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菌落总数测定。

2、GB 4789.3-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大肠菌群测定。

3、GB 4789.4-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沙门氏菌检验。

4、GB 4789.5-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志贺氏菌检验。

5、GB 4789.10-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葡萄球菌检验。

6、GB 4789.11-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7、GB 4789.17-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肉与肉制品检验。

1、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散装销售产品的运输应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2、高温灭菌预包装产品及罐头工艺生产的产品应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低温灭菌的产品应在

0摄氏度C~4摄氏度冷藏库内贮存,库房内应有防尘、防蝇、防鼠等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共存放。产品贮存应离墙离地,分类堆放。

三、酱卤肉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酱牛肉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

2、酱牛肉,一种菜名,是指以牛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种调味料的腌制而制成的一种肉制品,是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3、酱牛肉保留了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滋养脾胃等多重功效,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适合筋骨酸软、面黄目眩、气短体虚以及贫血者食用。

4、酱牛肉鲜味浓厚,口感丰厚,经常被切成片状当做下酒菜来食用。冬天食用酱牛肉还有暖胃驱寒的功效,是冬季进补的佳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