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大骨是什么肉(酱大骨需要炖多久)

一、酱大骨选什么骨头

1、猪脊骨、猪排骨、猪棒骨。根据主料的不同有酱脊骨,酱排骨,和酱棒骨。这几种原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的炖煮而肉质不会发柴、发死。其中又因为猪脊骨经炖煮后口感最为软糯,啃起来也更有乐趣而最受欢迎。

2、1.将大块猪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满清水浸泡约6-12小时,中间可换水数次,若室温较高,可将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以防猪肉变质。

3、2.将泡净血水的脊骨冲洗数遍后置大锅中加水没过猪骨,加生姜数块(拍破),葱数根打结,八角(大料)几颗,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块,香叶2片(可无),十三香少许(可无),绍酒,老抽,酱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优质黄豆酱适量(可无)。

4、3.大火烧至汤开后打净浮末,加精盐适量(卤汁需较咸才能使酱好的骨头充分入味,故用盐量较大),转中小火加盖焖煮约1小时。

5、4.加鸡精适量,转中—大火敞盖炖约30分钟(目的是将汤汁略收,使肉骨头进一步入味)后即可。

二、酱大骨是什么骨头

酱骨是用猪大腿骨做的,有很多养生作用。多喝骨头汤可以延缓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会下降。如果能从饮食中不断摄入骨髓中所含的粘蛋白,骨髓产生血细胞的功能就能得到加强,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因此,老年人常喝骨头汤,不仅能有效抑制骨髓老化,还能防治骨质疏松。

酱骨是用猪大腿骨做的,有很多养生作用。多喝骨头汤可以延缓衰老。老年人常吃骨头汤,不仅能有效抑制骨髓老化,还能防治骨质疏松。

骨头、小葱、姜、蒜、花椒、大料、香叶、肉桂、山楂、草果、小辣椒、生抽、酱油、大酱、冰糖[1]

1.把骨头切成小块,浸泡在清水里,中间换几次水,这样做的时候就不用焯了。

2.准备调料:葱,姜,蒜,花椒大料,桂皮,山楂和草果,两个小辣椒。并不是我家调料多。就买一袋炖肉。把调料包在纱布里,煮出来的汤就干净了。还有一包很重要的调料——味噌。

3.高压锅加水,把所有调料都扔进去,然后倒点酱油和冰糖在大酱里,大火压40分钟。最简单的酱骨就完成了。

1.猪腿骨洗干净,用刀在中间使劲剁,留下很深的印子,很理想。

2.左手站稳菜刀,右手握住有标记的大骨头。

3.把排骨对准刀背的猪大骨,用力一击,猪骨就断了。处理后的猪骨茬整齐,无断骨,还能保持骨髓的完整性。

4.将剁碎的猪腿骨放入大盆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左右。中间需要换几次水。

5.酱骨用的香料:桂皮、香叶、八角、草果、姜、姜等。如果喜欢香气,可以放一瓣。

6.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倒入两勺酱油,加入香料。

7.将泡好的猪骨放入锅中,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炖1小时。

8.为了增加猪骨的酱香,可以加两勺面酱(东北酱最好)和适量精盐。然后小火炖20分钟。[2]

配料:猪骨、各种炖肉调料(八角、桂皮等。),葱姜蒜,盐,酱油,料酒,豆瓣酱。

3.高压锅烧开适量水,加入各种调料(葱、姜、料酒、酱油、大料等。)

4.将焯水的骨头放入高压锅中20分钟,关火。发泄完后把骨头拿出来。

5.炒锅放一点点油,加入适量豆瓣酱,炒香,适当放些水,然后在锅里翻炒骨头,让骨头均匀的粘上酱汁,就可以出锅了。[3]

三、东北酱骨头和红烧排骨有什么区别

红烧排骨和酱骨头还是区别很大的,一个是咸香一个是酱香,我自己也偶尔烧菜,红烧排骨相对简单,但是一般红烧排骨我都会先用油煎一下排骨,然后再调红烧汁闷煮;而我做酱香排骨(或者做大骨头直接可以蘸醋和蒜泥吃的那种),我一般都是靠煮的,当然也要放香叶、花椒、大料等,但是最关键的是黄豆酱,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好的黄豆酱和大骨头充分的闷煮过后,真是肥而不腻,而且酱香味很浓郁,个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