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木烤鸭教学,手撕鸭怎么做
建议精选地道农家放养麻鸭为主料,而且是选用当年的麻鸭,肥肉比较少,肉质细嫩,这样经焯水、腌制、卤制、晾凉、手撕、炸制工艺制作而成,酱香酥脆,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做手撕鸭,手撕鸭卤水是关键,下面说一下方法!
A料(白豆蔻150克,蛤蚧1只,草果50克,白芷100克,八角、花椒、干辣椒各200克,青、红尖椒共300克,罗汉果2个,黄桅子10克)
B料(味精、鸡粉各250克,盐750克,冰糖100克,鱼露半瓶,二锅头白酒150克),干香茅草、香菜各100克,香葱、糖色各250克,生姜500克。
制法:锅内入色拉油1.5干克,烧至五成热时,下入A料爆香,加高汤,入B料调味,加糖色调色,加干香茅草、香菜、香葱、生姜即为自制卤水。
麻鸭制净,焯水,入自制手撕鸭卤水内,卤半小时,晾凉,撕成块。锅内入色拉油500克,烧至七成热时,倒入麻鸭,炸3.5分钟至红色。锅留底油,下蒜末、葱末、干辣椒爆香,下入炸好的麻鸭,加豉油、芝麻油炒干,倒出装盘,用法香装饰即可。保证酱香酥脆,风味独特,回味悠长。
正宗老北京果木烤鸭的做法
1、北京人爱枣金亮红的果木烤鸭,"老北京果木烤鸭"历史悠久。在中国,烧鸭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明朝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外酥里嫩,肥而不腻,即被宫廷取名为“金陵烤鸭”。
2、公元十五世纪初,明代迁都于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形成“老北京烤鸭”。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亦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以及慈禧太后都特别爱吃烤鸭,从此,便正式命为“北京烤鸭”。
3、清同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864年,一位名叫杨全仁在前门做生意的商人,因看准时机,顶下了一家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子。请来风水先生,看过之后把干果铺子的店名字德聚全反过来,取名为全聚德,开起了烤鸭店。当时京城里流行的,是便宜坊派的焖炉烤鸭。
4、杨全仁为了做好烤鸭,各处寻访名师,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位在宫廷里专司挂炉烧烤的孙师傅,重金礼聘他来全聚德。利用挂炉烤鸭的技术烧烤,全聚德也逐渐发展成京城内知名的烤鸭饭店,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革,现如今烤鸭的方式多样化——焖炉、转炉等,但吃惯了老味道的人们更加倾向于传统烤鸭的技法。
5、流油的烤鸭一上桌,那味道和口感是一点不能含糊严格按照传统的制作方法,用果木及其专用挂炉烤鸭,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精致的刀工现场展示,全鸭108刀柳叶片,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6、果木烤鸭在入烤炉之前要经过充气、掏膛、洗膛、支撑、挂钩、烫皮、打糖、控水、入库冷冻排酸、晾皮、再打糖等十多个步骤。进烤炉后还有烤刀口、燎裆、转体等技术动作,每个步骤都不允许有闪失。标准炉温是230度到250度之间;而标准燃料一定要选择“三刀六瓣或者两刀四瓣”,40-50厘米的桃木,桃木具有烟少火硬,耐燃烧,有果味清香等特点。
7、摊开一张特制面皮饼,把晶莹剔透的鸭皮、黄瓜、大葱条放一起,蘸一点特制烤鸭酱,将面皮饼一卷而食,在口齿间轻嚼下,鸭油瞬间溢出、口口生香。
想学烤鸭技术,到哪里培训比较好,学费多少钱
烤鸭培训可以去新东方去看看,这里有果木烤鸭、脆皮烤鸭、挂炉烤鸭、香酥鸭、酱香鸭、北京烤鸭等几十种烤鸭培训教学,免费试吃满意再报名,可以实地考察和咨询下
果木烤鸭用什么果木
1、果木烤鸭一般使用樱桃木或苹果木。
2、这些果木燃烧时会散发出淡淡的甜味,可以为烤鸭增添一些特殊的香气。此外,樱桃木和苹果木烧起来比较稳定,不会产生太多的烟和苦味,也不会烤糊烤焦食物,非常适合用来烤制鸭肉。
3、当然,如果您没有樱桃木或苹果木,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果木,如橡木或枫木,但要保证这些木材不含任何有毒物质,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果木烤鸭介绍语
1、“果木烤鸭”选用洪泽家养瘦型鸭子,用二十多味纯天然材料腌制,不含任何腐化剂,“果木烤鸭”将其进行现代化改良以枣树、梨树、苹果树等果木配比烤制而成。其鸭皮富有果香味,脆而肉嫩,具有一鸭二吃的特点,鸭肉卷酱,鸭骨煲汤,营养丰富,有去火养颜之功效。
2、“果木烤鸭”延用老北京烤鸭所使用的古典壁炉、秘制配方腌制、烤制而成不仅是家庭美食,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