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过桥米线发源地(云南过桥米线的起源地是哪)

云南过桥米线和谁有关

1、云南过桥米线与云南省的昆明市有关。

2、过桥米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

3、它的名字源于其独特的吃法,即将热汤倒在碗里,再加入米线和各种配料,如肉片、蔬菜、豆腐等。

4、这种吃法要求将汤倒在米线上,使米线煮熟,保持热度,保持米线的口感和咬劲。

5、过桥米线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与昆明市的一位女子有关。

6、相传,这位女子的丈夫在外务工,每天都要走很长的路回家。

7、为了让丈夫吃到热乎乎的米线,她就将热汤和米线分开带给丈夫,让他自己将米线煮熟。

8、后来,这种吃法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云南的特色美食。

9、云南过桥米线因其独特的吃法和口感,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10、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云南省昆明市的一道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11、同时,过桥米线也成为了云南省的一张名片,为云南的美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云南过桥米线名字的由来

1、传说蒙自县城的一位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会给他送饭菜,秀才因读书刻苦忘了吃饭,以至于经常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

2、后来他的妻子用砂锅炖鸡给他送去,秀才依然没有吃,妻子将饭菜取回重热,发现揭开砂锅盖子发现食物依然是热的,以后他的妻子用这种方法保温,后来很多人用她这种方法烹制食物,烹调出来的米线很好吃,因为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为“过桥米线”。

云南过桥米线的真正来历

1、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滇南蒙自县,1920年,昆明市建立了第一家过桥米线馆“仁和园”。传说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送饭送给丈夫,由于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

2、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此事被传为美谈,人们为了赞誉这位贤能的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云南过桥米线谁发明的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传统美食,其发明人不是确定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传说。

1.据说一个叫翁福贵的人,因为担任云南省昆明市太监而发明了过桥米线。

2.另一种说法是,过桥米线最早是云南滇池附近的一家小店发明的,后来传到了昆明,逐渐流行起来。

总之,虽然过桥米线的发明人不是确定的,但是它已经成为了云南的标志性美食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过桥米线的由来

1、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

2、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