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做第一次起的卤水才很香
1、第一次起卤水,想要卤水出香味,那么放入香料就很有技巧了,下面卤三国小编就来具体说一下:
2、香料搭配要巧妙组合,有些香料要宁少勿多,尤其是荜拨、丁香用量大的话有异味,会影响卤肉口味。苦香型香料,用量多则苦,用量少则香;白芷中药味浓,用量少一点则香;荜拨用量大的话则苦辣。
3、对于异味小、苦涩味少的芳香型类香料,使用前只需用水稍泡一下即可。
4、芳香型香料主要有桂皮、丁香、香叶、香茅草等,因为芳香型香料主要发出的味道是具有香气的,其中包含的苦味和涩味成分不多,所以一般来说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就可以除去异味。
5、但为了更好地使香料味道充分发挥出来,有些香料需要用有温度的清水进行浸泡。比如桂皮,它的香味主要来自于桂皮醛和丁香酚,但因为桂皮表皮比较厚比较油,如果用冷水浸泡,不一定能使香气浸出,所以我们一般会用七八十度的热水进行浸泡,而且最好把桂皮掰成小片,这样效果更好一点。而对于香茅草等普通香料,它的香气主要是来源于柠檬醛这个化学物质,浸泡时,一般用自来水就可以了。
6、处理苦香型香料时,因其苦涩异味重,需要初步处理,如煎破、捶开去籽,用白酒浸泡处理。苦香型香料主要有豆蔻、草果、山奈、白芷等等,它们含有的苦味和涩味成分比较多,如果前期处理没有做好,对于卤菜的味道影响是非常大的。
7、所以苦香型香料的处理方法,会比芳香型香料的处理方法麻烦一点,首先要用清水把香料洗净,去除一部分苦味杂质,然后用白酒进行浸泡,利用白酒较强的渗透作用,把香料中的苦味杂质去掉。
8、但对于不同的苦香型香料,浸泡时间长短有区别,豆蔻、草果个头比较大,需要把它们拍碎后再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两小时左右;山奈、白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够了。
9、炒制香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香料在卤制过程中挥发其香味,使卤水香味醇厚而不寡淡。一般而言,需要炒制的香料有香叶、桂皮、八角、白豆蔻、小茴香、干辣椒、花椒、草果、白胡椒。炒制前用清水略微冲洗,然后放入烧热的干锅内,小火炒出香味即可。
10、而不需要炒制的香料有甘草、丁香、沙姜、陈皮、罗汉果、黄栀子。因为这几种香料本身含有特殊的清香味,在炒的过程中不仅清香味容易挥发掉,还会产生轻微的苦涩味。
11、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感谢阅读,喜欢别忘了点击关注加收藏哟!
二、在超市买的卤味料小包的,回来怎么做成卤水啊!
卤味料小包是直接弄好的卤汁材料,需要放到汤锅里煮成卤水。
1、将所有卤包药材装入棉质卤包袋中,再用棉线困紧,即为潮式卤水卤包。
2、取一个汤锅,将葱及姜拍松后放入锅中,加入水后开中火煮至水烧开。
3、将酱油、蚝油及料理酒放入锅中一起煮,煮滚后再加入细糖、香菜茎、蒜头、盐及潮式卤水卤包,转小火煮滚约5分钟至香味散发出来即可。
常见的材料:比较常见的卤味材料有白芷、三奈、良姜、干姜、八角,桂皮,花椒,甘松,小茴香,白寇,肉寇,砂仁,陈皮,胡椒,紫云,哈蚧,地龙,罗汉果、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等等。
卤包药材:丁香5克,草果2颗,八角10克,桂皮8克,沙姜15克,花椒5克,香菜茎20克,小茴3克,陈皮8克,罗汉果1/4颗,香叶3克,
卤汁材料:芫荽茎20克,细糖120克,葱3根,姜20克,水1600C.C,酱油400C.C,蚝油100C.C,料理酒100C.C,蒜头20克,盐1大匙
卤制注意点:每次卤食品时都要加姜葱,并要检查汤的色和口味的浓淡、汤的多少、香味的轻重等。如果欠某味时,可随时加某种调料,以保质量。
三、第一锅卤水怎么熬制
1、如何制作第一锅卤水?是很多卤友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制作一锅新卤水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首先,新起卤水需要熬制一些老汤,老汤的熬制也不需要多复杂,美食往往是越简单越好。以一锅熬好的老汤20斤(单斤)计算:
3、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砂仁10克,香叶10克,良姜10克,另加干香菇20克,花椒20克
4、第一步熬汤:准备猪腿骨5斤,母鸡半只,先进行焯水处理。然后卤锅内加水30斤(熬好后约20斤),放入焯水后的猪腿骨和母鸡,再放入生姜,料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熬制4-5小时,熬好后用滤网滤去所有的骨头和肉渣,余下老汤待用。
5、第二步:炒糖色。按照500克冰糖,500克开水,50克油的比例准备材料,先将炒锅烧热,下入50克油,倒入冰糖,中火将冰糖炒化并逐渐变成黄色,继续保持中火,直至糖色开始冒大泡时转小火并不停搅动糖色,至糖色呈现枣红色时加入准备好的开水,熬制5分钟即可。
6、第三步,调卤水。按照每50斤老汤用香料500克的标准使用。20斤老汤用香料200克,生姜100克,盐400克,鸡精50克,冰糖30克,花椒10克,辣椒5克,糖色适量(根据需要的颜色分批次添加)一起加入老汤熬制30分钟,即得原始卤水。
7、第四步,卤肉。按以上比例做好的卤水,可以直接卤肉,只是因为是新卤水缺乏香味和卤油,所以第一次卤肉可以适当多放一些香味和鲜味较浓的食材如猪肉,鸡肉,猪蹄,鸡爪,猪皮等一起卤制,并可以增加肥肉的比例,用以卤制出较多的卤油来增加卤水的香味。
8、至此,一锅新卤水就制作完成,一般情况下,第一锅新卤水卤出的菜品略带香料味,这个属于正常的,毕竟是新卤水,里面除了香料什么都没有,卤水缺乏复合的醇香味,在卤过三次肉以后,卤水的香味就非常正常和醇厚了。
9、1:老汤熬制时间要到位,火候控制在小火。所谓小火清汤,大火浓汤。我们卤菜不需要浓汤,所以小火慢慢熬制即可。
10、2:糖色的炒制在最后是关键,炒嫩了,糖色偏甜,在卤水中加少了上色效果不好,加多了卤水发甜;糖色炒老了,卤水发苦,且颜色发黑,造成卤肉成品颜色偏深。
11、3:香料包入锅之前先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去除香料的异味和杂质,同时清洗掉香料里的黑色素,以免香料的灰尘,黑色素等杂质被带入卤水,造成卤水发黑。
12、4:糖色的添加最好分批次添加,不要一次性将颜色调制到位,否则最后卤出的成品颜色会很深。卤肉的最佳上色时间是7分熟以后,所以在卤肉过程中,不定时的观察卤肉颜色,如果感觉颜色不满意,再少量添加一点,最后添加至达到满意的颜色即可。
13、5:卤制肥肉类食材用中火,目的是让肥肉尽量多的出油,以免最后的成品吃起来油腻;卤制瘦肉类食材要小火,目的是尽量减少食材的脱水速度,以免最后的成品吃起来又干又柴。
14、最后,第一锅卤水做好以后,需要好好的养护和保存,卤水是时间越久越香,但并不只是一味的卤肉而不加新水,在卤水损耗较多的时候,要适当补充水量,避免因卤水卤制时间过长而出现粘稠,焦糊的情况,平时如果卤水不使用,需每天烧开一次或者放冰箱,冰柜冷冻保存。
15、卤肉是一门系统的技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试验和总结,最后都可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