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竹含嘌呤吗
腐竹含嘌呤,嘌呤含量为66.5mg/100g。腐竹为中嘌呤食物,建议痛风病人在病情发作时少吃或不吃。
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
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
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它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这是因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为其他豆类或动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腐竹中所含有的磷脂、皂酐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效果。
腐竹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在四川也称豆皮、豆腐皮。它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腐竹也有着别的豆制品无法取代的特殊优点。
能量配比均衡和一般的豆制品相比,腐竹的营养素密度更高,每100克腐竹含有14克脂肪、25.2克蛋白质、48.5克糖类及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腐竹中这三种能量物质的比例非常均衡,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能量摄入比值较为接近,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可以为人体提供均衡能量的优质豆制品。
二、腐竹含嘌呤高吗
一般来说,尿酸高的患者可以偶尔的吃些腐竹,但要适当的少吃。尿酸高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者是尿酸的排泄障碍等原因所造成的。腐竹属于豆制品,每100克腐竹当中,大约含有60毫克的嘌呤,故腐竹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食物。对于尿酸高的患者来说,中嘌呤含量的食物要限制性食用;所以尿酸高的患者虽然可以吃腐竹,但是尽量要少吃,以免诱发痛风。
三、腐竹嘌呤高吗 腐竹痛风可以吃吗
腐竹是豆制品,听闻豆制品都会含有一些嘌呤,那么腐竹的嘌呤含量高不高呢?对于痛风的患者而言,能否正常食用呢?
100克干腐竹的嘌呤含量只有66.5毫克,算是中等嘌呤含量,而且吃的腐竹一般都是泡过水的,这个过程中腐竹的嘌呤含量会大大降低。很多人认为豆类的嘌呤含量会比较高,实际上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很多嘌呤被去除了,所以一些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跟一些蔬菜水果是相当的。
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腐竹,虽然腐竹属于豆制品,而豆制品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但腐竹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嘌呤会溶到水中,因此腐竹的嘌呤含量并不算高。另外在临床研究中,食用大豆蛋白会增加血浆中的尿酸,但增加量很小,并不具有临床上的关注价值。以现有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而论,不支持“吃大豆制品会导致痛风”的传说。
1、腐竹的营养价值虽高,但有些人如肾炎、肾功能不全者最好少吃,否则会加重病情。糖尿病,酸中毒病人以及痛风患者或正在服用四环素、优降灵等药的病人也应慎食。
2、减肥者别多吃。由于制作方式的差异,腐竹的热量和其他豆制品比起来有些高,每100克的热量为457千卡(豆腐82千卡、豆腐干140千卡、油豆腐244千卡)。
3、腐竹不宜与葱一起食用,这样会影响钙质的吸收。也不宜与蜂蜜一同食用,有损听力、腹泻。
4、腐竹不能与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其原因是腐竹含钙高,钙与草酸可生成难溶或不容的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如菠菜、竹笋、苋菜等含草酸高,但是如果将烹饪方法改变一下,还是可以的。如将菠菜、竹笋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开水过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减少其影响。
5、过敏者禁食。如果是对豆类食品过敏的话,食用腐竹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腐竹。
1、材料:腐竹、木耳、生抽、蚝油。
2、洋葱切块儿;木耳、腐竹泡发,木耳推荐小秋耳,形状圆润,个头小,口感厚实。
3、热锅凉油,中火六成热时下洋葱,炒至散开成片、出香味时,加入木耳转大火。
4、一边翻炒一边加入适量生抽;待洋葱透明、木耳开始发出爆破声响时,转中火,倒入切段的腐竹。
5、加入适量蚝油,拌炒均匀,盖上锅盖焖片刻使腐竹入味;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