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炒糖色和炒焦糖的区别
1、焦糖,是把糖煮到摄氏170℃时焦糖化产生的物质。焦糖加入沸水煮化,即是液态焦糖,可以用来泡咖啡或做布丁。焦糖常被用在制作甜点上,它可以为糕点和甜点提供一种填补糖果或巧克力的风味,或加于冰淇淋和蛋奶冻上。或作为食物黑色素,如可乐之类的饮料使用焦糖着色,而且它也被用作食品着色剂,它也是威士忌行业唯一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在中餐中,我们把制作焦糖的过程叫做:“炒糖色(shai三声)”常用于红烧料理,成本比老抽低廉,而且没有酱油的咸味。而这个制作焦糖的炒糖色过程,主要就是为了触发焦糖化反应。
2、“焦糖化”是指糖类受热超过特定温度,原本没有气味的单糖类分子开始转变为深褐色,分解转变成数百种具有不同气味的新分子的化学反应,适用于所有糖类。焦糖常常以白砂糖制成,其中的蔗糖分子在受热过程中还来不及断裂,组成新分子就要瓦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性糖(大概是高中生物知识),在反应过程中充当给电子体。蔗糖分子包含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由二者唯一的还原性原子相连,因此不能与其他分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活性不如葡萄糖(150℃)和果糖(105℃),所以要在较高的温度(约170℃)才能发生焦糖化反应。
二、炒糖色的原理
1、要做好一件事儿,首先要掌握这件事儿的本质和关键
2、关于炒糖色的原理有人说是美拉德反应,有人说是焦糖化反应,我认为,炒糖色一般是水炒和油炒,油炒应该就是美拉德反应为主,水炒就是焦糖化反应,所以油炒的糖色往往味道更浓厚,水炒的色泽更红亮。
3、无论是那种,都需要将蔗糖加热到150以上才会出现,但超过170度就会迅速变黑冒烟,所以温度非常关键。把握温度的技巧就是看住气泡,我这里说说控火,就是要先开大火加速糖的融化,不停搅拌,等糖开始溶解时再分两次调小火,这样既能保证融化速度,也能保证不发黑。
4、要好看的糖色,首选用冰糖,冰糖炒色比砂糖红亮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就是冰糖的颗粒大,同等质量冰糖的表面积远远小于砂糖,所以在与高温接触过程中,冰糖转化成深色物质的速度慢,减少了黑色物质的生成,棕红色物质颜色比例大,自然就好看了;其次是白糖,一般英雄哥不建议用绵白糖,下糖的时候一定要是热锅凉油下糖,糖必须是小碎块或者更碎,量也不能太少,不然你会发现炒不起沫来,糖会沉在锅底不起来。
5、另外,糖色作为一种调料,在饭店是预先制好的。我们在家做饭时,一般不会先做一大碗糖色汁备用,基本都是直接锅中炒制,然后就下料烹调的。所以在控色上要嫩一些,因为像红烧肉、红烧鸡块这样的菜,需要在有糖色的基础上炒很长时间让肉析出香味,在这个过程中糖仍然在高温作用下反应变色,只是减慢了。所以要预留出这段时间的过程,才能保证最后肉色不会棕黑。
6、在红烧鱼、酱鸡、鸭、卤酱肉等传统的菜式烹制时往往需要用到糖色。糖色属于天然的红色着色剂,菜品使用糖色后更加鲜亮红润,味甜香美。但由于目前现成调味品众多,炒糖色越来越少人去使用,但在传统的中式菜式里面,糖色的特有的香气和着色是成品调味料无法代替的。
7、下面分别来介绍水炒糖色和油炒糖色的技术要领:
8、下面说一下操作方式:净锅下白糖,加入适量清水(以能稀释白糖为准),开小火加热,用勺子朝同一个方向不停搅动,由于糖里加过清水,所以一开始冒大泡,这是水分蒸发的表现,然后糖液依次到达冒小黄泡的拔丝状态、金黄大泡的嫩汁状态时,加入热水小火熬煮,即成鸡血红的糖色状态。
9、水炒的缺点是操作时间长,会影响工作效率,优点是不容易炒过,比较容易掌握
10、下面说一下操作方法:锅下底油晃匀锅璧,然后倒掉,此时锅内仍然残留一点点油,用这些油炒糖色就足够了。如果油太多,会封在糖液上,阻碍观察其色泽,影响判断,增加熬糖色的难度。在此锅内下入白糖小火加热,用勺子推着糖在锅内朝同一个方向搅动起来,很快糖就融化了,然后先达到冒小黄泡的拔丝状态,再达到冒金黄色大泡的嫩汁状态,此时加入热水,然后继续小火加热则慢慢变成鸡血红,即成糖色状态。
11、油炒糖色的缺点是难度系数大,要求经验丰富、动作麻利,优点是时间短,比水炒糖色要快
12、注意这里加的水一定是开水,无论水炒还是油炒糖液,炒至嫩汁或者糖色状态之后一定要加开水熬制,这样才不至于在冷却之后变成膏关,还有千万不要加冷水,一是因为加冷水会导致辛苦熬好的糖液颜色一下被激回去了,而且还会凝固,形成小颗粒,二是因为热糖、冷水之间温差太大,会爆炸伤人
13、白糖那么甜,为什么炒成糖色之后放到卤水之中又没有感觉了呢?如果不另外再加糖,根本尝不出甜味!其实这是因为在糖炒制变成糖色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持续升高使糖逐步氧化,所以颜色会变深,而在氧化的过程中糖的甜度也逐步的在减弱,这时再继续加热糖色会呈现微甜微涩的口感,再控制好火候继续加热,糖色就会变成无味的口感,如果这时候还继续加温或者温度没控制好,糖色就会纯粹变成苦了,失去所有的甜,这就是炒过了,所以,糖色最好的状态是:入口有点微甜或微涩甚至无味,过苦就是炒老了,过甜就是炒嫩了,颜色呈枣红色、香气浓郁
14、糖色发苦的第二个原因是油温的控制,首先油不能太多,如果油太多,会附着在糖液的表面上,不利于观察其色泽,影响判断,增加炒糖色的难度。这里英雄哥有一个非常吊诡但实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勺子在锅中翻炒搅拌时是遵循顺时针的方,但英雄哥偏偏反其道行之用勺子在锅里逆时针搅动,反而熔化的效果特别好,而且较易观测到糖液的变化。
三、炒糖色的作用是什么
1、炒糖色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给食物上色,让食物看起来更好吃。另外,炒糖色还可以起到一个调味的作用,让食物的口感更好一些。
2、炒糖色就是利用糖经过炒制过程中使食物呈现的一种颜色,在炒制的过程中,用油和水都是可以的。炒糖色的时候,新手建议选择水,因为这样更容易炒,还不容易糊锅。
3、清水的用量和白糖差不多,或者少一些也是可以的。如果是烹饪的老手,可以选择用油炒,这样炒的更快一些,但是新手不建议尝试,因为控制不好火候,很容易炒糊。
4、炒糖色的火候还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如果炒不好,就会导致糖色变苦,失去本来的味道。
5、用油炒糖色时,锅里多放点儿油,起中火油不要烧得太热,然后轻轻搅拌,看到糖融化之后,油面开始起泡,这个时候,就要下锅上色。
6、还有一种方法是水油混合炒,将锅烧热,倒入色拉油,随后加入白砂糖翻炒均匀,然后再加入清水,这样炒不仅快,还更好吃。
四、什么叫炒糖色
1、炒糖色是利用糖经过炒制过程中使食物呈现的一种颜色。炒出来的糖色是一种天然的着色剂,把白糖或冰糖经过高温加热之后,白糖慢慢变成浅黄、金黄、最后成枣红色了,当然也是把握火候温度技窍,不然就变成焦黑了。
2、成炒糖色时油的用量不能大,只是起到润锅的作用即可。清水的用量应该跟白糖差不多,或者略少。一般来说就是最后几秒有点儿难掌握,其实就是火候难,早了糖没融进油里,颜色不够,晚了就糊了,吃起来就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