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肺片女主叫什么名字
1、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成都附近人们只吃动物的肉,不食内脏,内脏一般都被丢弃。当时有一对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正,看到那些废弃的内脏被扔掉,觉得很可惜。两人便在被丢弃的内脏中挑挑捡捡,挑选那些有吃相的部分带回去打理烹调。
2、两人反复试验,将成本低廉的牛杂碎边角料进行剖、切、削制作成薄片,再配以精制调料放在一起凉拌,终于将这些牛杂做成了美味。
3、夫妻俩的凉拌牛杂价廉味美,受到了平民百姓的欢迎,很快名气很大。因其原料是废弃的内脏,加工时又都切成薄片,故称其为“废片”;又因夫妻一起制作,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故称其为“夫妻废片”。后来,食客觉得“废片”一词不好听,便将“废”字改成“肺”字。于是,“夫妻废片”便成了“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都是有那些东西
夫妻肺片是川菜中的一到名菜,卤菜摊上常有的凉拌菜。夫妻肺片里其实是没有肺的,其中主要食材就是牛下水和一些不好处理的牛身上的部位。
夫妻肺片是什么菜
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区人人皆知又款风味名菜。相传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叫郭朝华,与其妻一道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讲究,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当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原有的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夫妻肺片”的由来
1、从“夫妻废片”到“夫妻肺片”——夫妻肺片鲜为人知的来历
2、众所周知,夫妻肺片是四川人尽皆知的一道成都名小吃,由郭朝华和张田政夫妇创办。后公私合营,郭氏夫妇并入成都市饮食公司,公司给“夫妻肺片”注册了“夫妻”牌商标,经过公司上下几代人的齐心努力,夫妻肺片的做工和配方不断得到改善,夫妻肺片成为四川最大的餐饮企业成都饮食公司23家中华老字号中的一家,先后荣获《成都名小吃》、《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菜》、《全国绿色餐饮企业》、《中华老字号》等殊荣,成为外来游客到川必尝名小吃之一。
3、可这仅仅是夫妻肺片大概的来历,若不是老成都,都不能真正尽其详。殊不知,“夫妻肺片”原本并不叫做“夫妻肺片”,而叫“夫妻废片”。这里面夫妻肺片的历史渊源,就鲜为人知了。
4、话说成都附近,有个成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回民很多。这些少数民族因为信奉伊斯兰宗教或自己本身习俗的原因,多不食猪肉,牛羊肉就是那里消费的大宗肉食了。而且,他们一般只食用牛羊肉,对于内脏,他们一般都是丢弃了事的。每天清晨,由信教的伊斯兰屠师(我们四川管持此业的叫“刀儿匠”)念经之后,把牛屠宰分割完毕,肉送到集市上去出售,清理下来的内脏就抛弃在屠场一角,堆的很高。
5、那时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郭朝华,女的叫张田正,他们看到这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反正也还没有事做,正耽于生计,于是就清晨就到屠场,在堆积的内脏堆中翻翻捡捡,挑有用的一些拿回家,仔细打理出来,上锅煮熟,并经过很几次的试验,把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再细细的以刀剖.挑.切.削.发加工出来,真是做到了让牛肚白嫩如纸,牛舌淡红如桦,牛头皮透明微黄,再配以夫妻两精心搭配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调料,因此凉拌出来的“肺片”具有颜色红亮、软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的特点。那时的成都贫民们聚居的地方,郭氏夫妇的凉拌牛杂因其价廉味美,既受买不起肉食但想吃荤腥的贫民的欢迎,又受爱其美味的市民的追捧,很快就打响了名气。因其原料是从废弃的内脏堆中翻捡出来的,加工时又都切成薄片,故称其为“废片”,又因其夫妻两一起上阵,故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到后来这到菜名气渐渐的越来越大。
6、后公私合营,郭氏夫妇并入成都市饮食公司,公司觉得“废片”二字不怎么好听,将“废”字易为“肺”字,并注册“夫妻肺片”,这就是成都这个著名菜品名字的由来。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头皮,后来也开始加的有牛肉,但唯独就没有牛肺,可偏偏又叫“肺片”。
7、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董事长崇阳先生(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国家职能技术鉴定所所长、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成都市烹饪协会会长、著名川菜理论家)在穷半生心血著作的《川菜风雅颂》一书中为“夫妻肺片”题赋《夫妻肺片赋》种写道“夫妻肺片店,中华老字号。夫妻立业六十载,今朝发展更风采。味系大众百姓,情播五湖四海。有道是:肺片非肺,味中有味,麻辣鲜香味长;夫妻好合,滋味调和,天长地久情深。美哉夫妻,快哉肺片。”所以,这就是“夫妻肺片”为什么没有肺的原因。
夫妻肺片的汁怎么调
将生抽、葱姜蒜汁、料酒、熟油辣椒、白糖、醋、味精、红油、麻油于碗中对成汁淋在凉拌菜上,撒上芝麻、花生末、花椒粉、葱花即成。
[原料>鲜牛肉、牛杂(肚、心、舌、头皮等)、老卤水各2500克,辣椒油、油酥花生未、酱油各150克,芝麻面10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盐125克,白酒50克。
1、将牛肉、牛杂洗净。牛肉切成重约500克的大块,与牛杂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以淹过牛肉为度),用旺火烧沸,并不断撇去浮沫,见肉呈白红色,滗去汤水,牛肉、牛杂仍放锅内,倒入老卤水,放入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盐,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煮至牛肉、牛杂酥而不烂,捞出晾凉。
2、卤汁用旺火烧沸,约10分钟后,取碗一只,舀入卤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面调成味汁。
3、将晾凉的牛肉、牛杂分别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卤汁拌匀,分盛若干盘,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面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