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料搭配方法中的君臣佐使具体是什么意思
1、香料的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简单的说,就是一种香料的味道最为突出用量最大,其他都是辅助,辅助的有增香的去腥的解腻的,有清香型和苦香型两种,就像一个王朝谁是君主、皇帝只有一个他的权利最大,大臣、左、使缺一不可,都是在为君王服务。根据地域不同,比如:你想突出八角的味道,他的用量就是第一,但是不能脱离主题,要以中国传统的五香味为主,万变不离其宗。
2、中国传统的五香味有: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丁香组成。
3、不过在运用当中要看肉类的品种。比如做鸡类产品,就是白芷用量最大,有的占到第一位,也就是君王,最次也不能少于前三名;桂皮也是前三名。
4、再来说一下中间力量的组成,比如里边有增鲜的肉蔻、脱骨的草寇、提味的小茴香、清香味的陈皮、去腥的花椒等等,最后力量就是砂仁和丁香。
5、砂仁有透骨的作用,可以把我们配制的其他香料的味道渗透到肉里乃至骨髓,不过市场上假的砂仁太多,是有叫做益智仁的东西冒充的,建议大家最好去药店买。
6、当然也有用辛夷的朋友,辛夷也是最后力量,自古就有辛夷不过钱的说法,可见用量很少。
7、先说肉蔻,肉蔻在鸡类产品中用量少,为什么呢,上边已经讲过,肉蔻是提鲜的鸡肉本身鲜味就很足,所以用量少,那么猪肉类就不同了,猪肉香味很足但是鲜味不足,所以肉蔻在猪肉类的比例稍大。
8、再说一下草寇,草寇在鸡产品中有脱骨的作用所以鸡产品中必不可少。
9、再就是同样功效的槟榔片,也是脱骨的。
10、白蔻:白蔻去腥效果很突出,所以用在腥味比较大的肉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鸭产品和牛羊肉。
11、香叶:有中和诸味的作用,一般用量不大,也是中间力量。
12、当然还有甘草和罗汉果,后两种用量就要少了。
13、草果:有解腻去腥的作用用多了发闷也是中间力量在牛羊肉中比例稍大。
14、山奈:用山奈做的肉类吃到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用多了有种辛辣味。
15、陈皮:清香解腻效果最为突出,著名的王守义十三香的主料就是陈皮,以两年的陈皮最好,产地是新会陈皮。
16、最后讲一下丁香,丁香所含的挥发油很强大,极易挥发,所以用量最小,他能在最短的加热过程迅速出味,所以不能多用。
二、54种香料怎样君臣佐使一览表
1、在香料的配比中有“君、臣、佐、使”之分。君料:所谓的君料就是卤菜配方中的主角,在卤水主要起增香的作用,占比是35-40%臣料:臣料是辅助君料增香的作用占比:20-25%佐使料:在卤水中起和味的作用(陈皮、甘草就有和味的特性)占比:10-15%。
2、君臣佐使料在香料的比例基本是:4:2:1,举个简单的例:君料:八角、桂皮、肉豆蔻;臣料:高良姜、胡椒、毕波;佐使:丁香、陈皮、甘草。它们的配比就是:八角、桂皮、肉豆寇各4g,胡椒、毕波、高良姜各2g,丁香、陈皮、甘草各1g,按2%-5%的比例添加到卤水中就可以。
3、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味觉尝出的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香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单离香料3个部分组成。
4、是用于调配香精,香精亦称为调和香料。植物性香料通常用于炖肉等的添加,可使食物香味浓郁。
5、香料香精广泛用于香皂、洗涤剂、各种化妆品(冷霜、雪花膏、发乳、发蜡、洗发精、花露水和香水等)、护肤美容品、牙膏、空气清洁剂和杀菌剂等环境卫生用品,糖果、饼干、饮料、烟、酒、豆乳、奶制品、植物蛋白食品,以及医药、纸张、塑料、皮革、织物等的加香。
三、香料君臣佐使一览表与配比公式
1、香料君臣佐使一览表与配比公式为从上到下,君料、臣料、佐使料的比例分别是58%,29%,13%,大概的比例相当于4:2:1的比例。
2、香料是香料(有时候称香原料)和香精的统称。从狭义上来说,不包括香精。香料是一种能被嗅感嗅出气味或味感尝出香味的物质,它可能是一种“单一体”,也可能是一种“混合体”。香料按照制法或原料可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大类。
3、香料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5000年前。黄帝神农氏时代,早有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当时人类对植物挥发出来的香气已经非常重视,又加以自然界花卉的芳香,对它产生了兴趣。因此在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拜福,清净身心之用,同时也用于祭祀和丧葬方面。
4、后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前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在1897年,开掘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时,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该物品现可在美国和开罗博物馆内看到。
5、当时的僧侣可能是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香油或香膏者。印度、希腊等文明古国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公元前1729年就有香料贸易,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6、至14世纪,阿拉伯人经营香料业,开始采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提取玫瑰油和玫瑰水。中世纪后,亚欧有贸易往来,香料是药品之一,我国香料随丝绸之路远销西方。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我国对香料十分重视。15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和伽玛氏环球旅行者也来中国探索香料。
7、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那些含有香成分的动物或植物(亦可统称为生物)的某些生理器官,如香腺、香囊、花、叶、枝、干等等与分泌物(如树胶、树脂、香膏等等),以及包括从这些组织中或分泌物中经过加工提取出来的含有发香成分的物质(如精油、浸膏、香树脂、净油等等)。
8、从狭义上来说,“天然香料”只是指后面的那一类,即是从含香的动植物的器官或分泌物中经过加工提取出来的香成分物质,也就是习称的精油、浸膏、香树脂、净油、单离品等等产品。